国内企业砸“铁饭碗”,是武汉商企“打响了第一枪”;全国商业第一股,是“武汉造”;全国单体百货销售的15年冠军,在武汉;全国最长步行街,安家武汉……
作为全国商业重镇,武汉商业从来就不缺少全国第一。无论是过去,还是现在。
《人民日报》发社论肯定
汉正街名扬全国
汉正街,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,历来是武汉商业的聚集地之一。
1979年,借着改革开放之东风,汉正街率先在全国恢复小商品批发市场、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,几年下来,汉正街便迅速成为延伸10多个社区、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、辐射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,并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小商品流通领域的深层次革命。
1982年8月,人民日报发表了《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》的社论,指出要正确认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性质、任务和作用,要求全党全社会重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。当年10月,国家工商局在武汉召开现场会,汉正街恢复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得到肯定与推广。
那时,汉正街获得了“天下第一街” 、“中国改革开放风向标”等诸多美誉,1989年,一部名为《汉正街》的电视剧在全国各大城市热播,更是让汉正街在全国变得家喻户晓。
如今的汉正街,已开始了“凤凰涅槃”式的“变身”之旅,要打造中部“曼哈顿”,把批发大市场“整容”为现代商贸城。
首推资产经营责任制
打响砸“铁饭碗”第一枪
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中南商业大楼作为全国两个试点之一,开始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,也就是“分田到户,责任承包”。
中商人一下子就使出三刀绝招:
第一刀——签劳动合同。中南商业大楼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。
第二刀——干部一律竞争上岗,从总经理到柜组长“能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”。
第三刀——全员收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挂钩,多劳多得。
三刀下去,企业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。有人开始议论,这是“搞短期行为”,“资本主义的东西”……然而,在一片争议声中,中南商业大楼在中南路菜地上“拓荒”,开业第三年还上了贷款。
之后,以中南商圈为起点,武汉中商集团也迎来了丰厚的回报。到2008年,中商集团年销售额达到77亿,增长了110倍;总资产由开业时不足2000万到现在达22亿,增长100倍;净资产在开业时只有200多万,现在达到5.6亿元,增长275倍。
变天方夜谭为现实
全国首创摇奖促销
摇奖促销,这一如今商家惯用的营销技巧,当年也是由武汉商企首创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汉商领导班子合计着要搞一次“摇奖销售”,当时的商界,基本将此举定义为“天方夜谭”。
当时,广告已刊登出去,汉商人却接到市政府、市商业局的电话:等等!搞还是不搞,要研究!
“难道就这样黄了?这可是全国首创的促销方式,没人试过,但总要有人带头吃螃蟹啊!”汉商人在忐忑中等待,终于,等到了期待中的答案——搞!
特等奖设的是当时最新潮的缝纫机,其他的奖品有自行车、脸盆、毛巾……这些在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,当时就是“顶级”的家当。
在“大奖”刺激下,连续一周,2000多平方米的汉阳商场,人潮汹涌,差点挤翻了柜台。人们禁锢了十几年的购买热情一下子迸发,所有的商品销售一空,头天销售额就翻了4番。摇奖促销,汉商开了全国商业的先河。
“股改”敢为天下先
打造全国“商业第一股”
1986年,在国内企业还普遍进行扩权让利,任期目标考核等初始改革时,武汉的商企已经敢为天下先,一招妙棋震动全国商界——进行股份制改革。
那年12月,武汉商场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成立,这是国内第一家由商业资本、金融资本、产业资本、社会个人资本组成的股份制企业。
之后,武商人顶住压力,探索股份制改革之路:界定了产权关系,理顺了政企职责,规范了管理体制,完善了监督机制,建立了新的激励机制,扩大了融资渠道……每一项改革成果,都开创了中国商企搞市场经济之先,北京、上海的许多企业纷纷到汉向武商取经。
经过六年的破冰探索,1992年11月20日,“鄂武商”股票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,这是全国商业第一股,武商集团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异地(深圳)上市公司。
此后的4年间,“汉商”、“中百”、“中商”、“武石油”、“六百”等武汉的商业股份制集团公司,陆续上市,我市商业出现了兼并联合、资产重组的浪潮,流通支柱企业不断发展壮大。
全国单体百货销售冠军
武汉广场连拿15年
武汉大多数商圈是以地名来命名的,比如江汉路商圈、徐东商圈、光谷商圈……而武汉最豪门的商圈——武广商圈,则以商场的名字来命名,这也似乎道出了“武汉广场”这个武汉商界后起之秀的不寻常。
武汉广场“生于”1996年,开业至今15年来,年年获国内单体商场销售冠军。
武广人没有迷失在“龙头老大”的优越感中,他们低下身姿,努力把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到最完美无瑕,不断挑战自我,勇于突破。
就拿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来说吧,武汉广场同样也感受到了冲击,领导班子开始酝酿进行全馆性调整。消息传出后,武广人听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反对声音,但为了打造“百年老店”,他们坚定地走上蝶变之路。首先进行品牌提档升级,一举吸纳了全球710个品牌,其中有近100个是首次进入武汉。同时对商场内部硬件设施进行翻新改装,为顾客提供更为舒适的购物环境。
当年,在国内不少百货商场因金融风暴的冲击,销售业绩下滑之时,武广全年实现销售26.7亿元,同比增长8%。
武汉广场就是在“变则通”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,如今,武汉广场平均每天要迎接超过30万人次的客人,8万多平方米的卖场内,拥有均衡又齐全的近200余万商品种类,涵盖了人们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。
首创
“菜采田头、瓜采地头”
“菜采田头、瓜采地头。”2005年,武汉的中百仓储,在全国超市业界率先喊出,将超市开到农民身边去。
当年,中百仓储启动“采购直通车”,直奔田间地头,向农民直采蔬果,变以往的“收购”为“采购”。通过对供应链进行整合,不仅提高了蔬菜新鲜度,还将省下的中间环节费用分摊给农民、市民及商家自身,一举三得,引发全国商界、经济界关注。
2006年8月,中百仓储皂市店开门迎宾,这是中百仓储开出的第一个“农家店”,店里,专门开辟了“农资农具专柜”,农地膜、小型农具、雨衣、雨鞋等农业生产生活资料应有尽有,让附近农民能方便安全实惠地就近购物,而无需像以往那样“油盐酱醋找个体,日常用品赶大集,大件商品跑县里”。
此后几年,中百仓储又在天门皂市、钟祥胡集、应城东马坊、汉川马口、蔡甸奓山、黄陂武湖等地开起了农家店,不仅满足了当地农户需求,也加快了工业品下乡、农产品进城的步伐。
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,从超市开始,中百仓储开创了超市业态发展新方向之一。时任中百仓储总经理程军,也因此获得了“CCTV2006中国经济年度人物”提名奖,在这个被誉为“中国经济奥斯卡”的评选中,评委会对程军的评语是“他把超市开到了农村,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”。
国内最长步行街
安家武汉
2000年9月22日,我市投资1.5亿元修葺一新的江汉路步行街,红红火火地开街了,这条全长1210米的步行街,一举成为当年全国最长的商业步行街。
古老的建筑和新潮的商店构成了这条步行街最基本的特色。
此后,大量商户慕名进驻,既有老字号,也有精品专卖店,还有现代大型商场,涉及服装、家电、餐饮、金融、百货等50多个行业。
开街10年多来,江汉路的步行街环境不断提档升级,创下多项纪录:全市全天保持最干净的街道,第一个用机械代替人工清扫路面的街道,第一个用鼠标代替人工“点亮”景观灯光的街道……
记者 符樱 孙珺